華為首款醫療器械正式開賣
近日,在華為冬季旗艦新品發布會上,正式推出腕部心電血壓記錄儀——華為WATCH D(支持血壓測量與心電采集),這款設備正是今年華為通過藥監局批準的二類醫療器械。
12月25日,華為WATCH D 已經正式開售,據華為官方旗艦店了解,產品售價2988元起。
截至發稿前,僅官方旗艦店銷量已達到6000+,并且有不少用戶已經成功拿到了手表,從評論區來看,絕大多數用戶都是非常滿意的。
據國家藥監局信息,相關產品名稱:腕部心電血壓記錄儀;產品型號、規格:MLY-B10、MLY-B11; 產品注冊證編號:粵械注準20212071428。
產品適用范圍:供成人腕部單導心電數據的采集用(不包含自動分析、診斷功能),以及適用于示波法測量成人的血壓和脈率,其數值供臨床參考。
獲多家大三甲醫院臨床驗證
精準可信
大名鼎鼎的華為突然殺入醫療器械行業,不免讓業內、外人士對其發布的產品充滿了期待。
在今年5月,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在微博發文指出:華為首款可以測量血壓的智能手表已通過醫療器械注冊檢驗,下一步將聯合專業醫療機構開啟注冊臨床試驗,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不過半年時間,華為的首款二類醫療器械順利在2021年圣誕節當日與所有人見面,大廠速度可見一斑。
并且,據官方信息了解,華為WATCH D已通過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301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及東莞市人民醫院等多家專業機構臨床驗證,精準可信。
在外形上,華為WATCH D巧妙疊加微型氣泵、氣囊等結構,將血壓測量技術融入手表;采用創新硬件設計,集成高精度壓力傳感器、壓力反饋式控制電路及低流阻氣路,實現誤差在±3mmHg 以內的壓力測量系統,并內置高分子抗拉材質表帶,人因工程弧形氣囊,搭配蝴蝶扣,加壓過程更穩定,提升血壓測量準確性。
同時,華為WATCH D內置ECG高性能傳感器模組,支持心電信號采集,即時生成心電圖報告。
此外,華為WATCH D延續華為穿戴產品長續航基因,在智能典型模式下續航可達7天,并支持無線充電。搭載Harmony OS,支持豐富應用下載,同時支持NFC、語音助手等功能,為用戶帶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優質體驗。
通過佩戴華為 WATCH D,用戶可在華為運動健康App中查看日度、周度、月度的血壓測量記錄,還可加入血壓管理計劃,通過健康生活打卡進行健康管理。
巨頭扎堆
蘋果、華米、OPPO...
除腕部心電血壓記錄儀之外,據廣東省藥監局了解,華為目前還有多款醫療器械進入優先審批程序。
分別是心電分析系統(ECG-1)、心率失常分析系統(PPG-1)、腕部單導心電采集器(VID-B99)。
顯然,心電監測是華為入局醫療器械的第一個落腳點,而對于血壓監測這項功能,也同樣是所有智能手表廠商覬覦已久的。
早在2018年6月,蘋果就披露過膨脹測壓技術專利,打算用在智能手表上。2019年2月,三星搶先一步,發布了Galaxy Watch Active智能手表,具備監測血壓功能。此后,大顯、悅動圈、歐姆龍、金億帝等手環和手表都推出過血壓監測功能。
但是這些手表都只能間接推測血壓,準確度一直是個問題。盡管如此,各大智能手表廠商都在不斷改進技術,因為高血壓是當下人們最關心的疾病之一。
傳統的檢測方式已無法滿足人們要求,將血壓監測融入到智能手表中,從而實現隨時監測,也是所有智能手表最大的營銷賣點之一。
然而,就在華為宣布具備血壓監測功能的智能手表年底前上市之后,華米也相繼發布了具備血壓監測的智能手表GTR3 PRO。
并且,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作為受托人,也出現在醫療器械獲批名單里,產品同樣腕部單導聯心電采集器。
據相關數據了解,預計到2025年,中國專業醫療級智能可穿戴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36億元,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為20.01%。
百億級市場空間,對于蘋果、華為等大廠來說,自是不會輕易放過。但要從整體來看,華為的心思或許并不在于傳統醫療器械的硬件銷售,而是在于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多年的技術積累做成可落地的產品。
華為的“醫療布局”
回顧華為的醫療布局,其核心其實一直都聚焦在搭建全場景的云平臺,為相關企業提供解決方案。
據華為官網顯示,“華為‘全聯接醫療’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深度融合打造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平臺,利用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構建智慧化醫療服務體系!
數據顯示,華為已經為超過200家三甲醫院、超過20家省級衛生平臺提供過服務,其中不乏協和、301等龍頭醫院。并且,華為已與飛利浦、上海聯影、中國運動健康研究院等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智慧醫療已是大勢所趨,而華為的“技術”正是最好的支撐。
從華為近年來與各大醫療企業的合作來看,雖然華為仍重在輸出智慧醫療相關技術,但時刻面對萬億醫療器械市場,哪怕是通信巨頭也不免心動。
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表現尤為突出,截至2020年,國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約為7341億元,同比增長18.3%,接近全球醫療器械增速的4倍,預計未來5年,器械領域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4%,至2023年將突破萬億。
當然了,覬覦醫療器械這塊“大蛋糕”的不只是華為,過去幾年間,百度、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等企業陸續布局。
來源: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